你有没有想过,一块被狂风巨浪包围的海角,竟能改变整整一个大陆的命运?好望角,一个听起来温柔得像度假胜地的名字,其实是历史上无数水手的“噩梦”。15米高的巨浪像墙一样拍来,大西洋和印度洋交锋的地方,哪怕现在也能让巨轮颤抖。可就是这片地方,把南非,甚至世界的地图,彻底改写了。
说到这,我得先说说当年那帮“头铁”的欧洲航海家。
惊涛骇浪中的黄金通道1488年,葡萄牙人迪亚士首次绕过好望角,原名其实叫“风暴角”。你想想,连船长都快被吓回国了,可葡萄牙国王偏不信邪,硬是给它改名“好望角”,图个吉利。
10年后,达·伽马硬闯这片海域,绕了一大圈去了印度,一下赚了60倍利润!在当时,一磅香料能请一支私人保镖队。说白了,南非成了欧洲通往亚洲的高速公路“加油站”。
展开剩余81%于是,好望角变成了冒险家的聚集地。1652年,荷兰人在这建起了开普敦。没多久,法国、德国的宗教难民也来了,一块块荒地被开垦,“布尔人”这个群体就此诞生。他们能打能干,还特别爱折腾,南非的热闹,从这里正式开始。
百年战争,谁主南非?但热闹没好事。1779年开始,布尔人和当地的科萨人为地盘打了100年的拉锯战,英国也闻声而至。英国人可不只是来“劝架”的,他们直接把好望角占了。
布尔人一看不对劲,1836年发动“大迁徙”,像搬家一样往内陆挪,把国家都搬出去了。他们建了“德兰士瓦”和“奥兰治自由邦”,还以为躲过了战火,结果1867年钻石被发现,金矿接着爆出,英国人眼睛都绿了!
于是,布尔战争爆发了。英国人出动了45万人,布尔人只有8万多人还拉来外国志愿者。结果你猜?英国打赢了,但付出惨重,还创下了集中营制度的“黑历史”。
这场战争还有个彩蛋:布尔人俘虏了一个英国小记者——丘吉尔,没错,就是后来的英国首相。历史拐了个弯,居然也拐到了这里。
白人的黄金时代,黑人的边缘命运1910年,南非联邦成立,白人主导的“黄金时代”来了。城市发展、医疗军工、核技术,样样世界领先。20世纪的南非,GDP占非洲四成,城市和欧美一样现代。
可你知道这繁荣是怎么来的吗?一句话:“种族隔离”。
白人占了将近90%的土地,黑人被赶去贫瘠“保留地”;没有国籍,只能当劳工,还不能和白人住一个区。这种制度下,白人活得像在欧洲,黑人却被当成工具人。南非的“成功”,只是白人的独角戏。
曼德拉:从囚徒到总统但这个剧本,被一个人改写了。
1918年,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部落酋长家。他大学毕业后参与政治,1961年创立武装组织“民族之矛”,结果1962年被判终身监禁,在牢里关了整整28年!
1990年,种族隔离制度在内外压力下开始松动,曼德拉出狱,1994年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。他说“不搞清算,要和解”,用宽容换来了和平转型。
这个老爷子后来拿了诺贝尔和平奖,成了全世界尊敬的“道德高地”。
但现实总是比理想更骨感。
曼德拉之后,南非为何滑坡?很多人说,曼德拉虽然伟大,却没能让南非经济起飞。1994年他上任时GDP是1398亿美元,到1999年反而跌到了1366亿。为啥会这样?
我总结了五点:
白人精英流失:废除种族隔离后,怕被“清算”的白人带着资本、技术跑路,连马斯克都移民了。 治理能力不足:黑人上位,但缺乏行政经验,结果腐败横行,电力都供不上,全国动不动停电。 新自由主义误伤:曼德拉照搬西方那一套,开放市场、削减工业,结果冲垮了本地企业。 失业与治安恶化:工厂倒了,失业率飙升,犯罪率高得吓人,晚上没人敢出门。 资源诅咒:金矿、钻石产业外包给外国资本,政治和资本勾结,留下的是贫富差距和社会不满。说到底,曼德拉是个伟人,但不是魔法师。他接手的不是金饭碗,是个快烂掉的锅。他做到了历史的“最低限度转型”,这本身就是奇迹。
好望角的风还在吹2013年,曼德拉去世,享年95岁。如今的南非,依旧是非洲的工业强国之一,加入了金砖国家,想要再续辉煌。
但现实是,腐败、失业、种族问题依旧存在。黄金城的灯火已不再闪耀,黑人依然在为平等努力。
我更倾向于把南非看作一个“未完的故事”。从好望角的巨浪开始,到曼德拉的牢房,再到今天的高楼和贫民窟,这片土地始终在寻找自己的方向。
各位领导,你们觉得呢?南非的第三次崛起,会不会就藏在下一场风暴之后?欢迎留言聊聊!
发布于:河南省贵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